金秋十月,为助力更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校园内外各种招聘活动如火如荼。而现在离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时间也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考研党”们进入备考最后冲刺期。
一边是“金九银十”求职黄金期,一边是考研冲刺关键期,是全力备考还是“分身”赶一赶“招聘大集”,很多刚进入大四的应届毕业生们面临抉择。
校园招聘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在头部企业带动下,加上就业压力驱使,这两年的招聘市场也出现“金九银十”现象。多位大规模的公司集团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抓住每年的9、10月份,也就抓住了优秀毕业生。“这两个月,企业招聘主管不是在招聘,就是在去招聘的路上。”
10月9日,记者联系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人才资源业务部副部长李家宸时,他正带着南京20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在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进行校招。“9月中旬开始我们就跑高校,先是南京本地高校,然后去山西、陕西、重庆、四川,已经跑了近20所。”李家宸说,到本月底,他们这个招聘团基本上可以把全国目标高校跑完,近700个招聘计划也差不多能够实现了。
和李家宸一样,南瑞集团招聘主管马晶最近一段时间也在全国各地高校奔波,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有时候晚上还要进行面试。
记者采访发现,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招聘企业更加“务实”,有的企业甚至缩减招聘计划,薪酬待遇也与去年基本持平。
10月9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至少有8场招聘宣讲活动。但除了有名的公司,现场有3家招聘单位一个下午都少有人问津。记者遇到匆匆而过的大四同学李健(音),他坦白说自己至今还没参加过一场招聘会,只想好好准备考研,他的目标是北京一所高校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按照往年报名情况,4个名额至少有120人报考,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自己不想为求职分心。”
“对就业信息关注不多,目前正全力准备考研”,这是记者最近采访应届本科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李家宸也表示,从目前招聘情况看,本科生求职积极性并不高,硕士、博士是秋招市场求职主力。很多高校秋季求职人群中,硕士、博士占比超七成。
也许是为了迎合求职者,也许是考研热推高了入职门槛,在秋季招聘中,很多企业的学历要求也集中在硕士及以上。
考研、求职“两手抓”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毕业生魏延和记者说,几天前自己参加了两场校园招聘。“招聘企业都不错,待遇也挺好,但是很多岗位都要求硕士以上,一些名气大的药企本科生去了只能做销售,还是拼一拼考研吧。”魏延坦言,参加校招后更坚定了考研的决心。
不管是主动需求还是被动选择,如今考研慢慢的变成了很多本科毕业生首选。据初步统计,很多985高校毕业生读研或出国的比例常年稳定在80%以上,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考研率也超过七成。
教育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届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人数达474万,比2022年增长3.71%,而录取人数只有125万人。记者梳理发现,近5年考研录取率基本上维持在25%左右,也就是说,明年考研成绩出来后将有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集中进入求职市场。届时,就业市场集中招聘期已过,势必再次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
“很多学生自身定位不清晰,在校成绩一般,只是为逃避就业而‘从众’考研,最后成为‘陪跑’。”猎聘集团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杜洋一针见血地表示,由于一些本科生毕业时职业方向不明,又缺乏专业指导,加上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往往以考研逃避就业。
一方面,为减少就业压力,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纷纷提前开启校园招聘服务;另一方面,在“全民考研”的裹挟下,很多本科毕业生错失求职最佳时机。
“曾经有好几个就业机会给我,我都没有抓住,等到考研失败再战,用人单位都已经招满了。如果考研没有百分百把握,就业机会还是要抓一抓,不要像我现在这样被动。”说这话的是去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的汤同学。由于不想从事金融工作,汤同学一心想考文学硕士,放弃了所有校园秋季招聘和家乡用人单位的录取机会,等到今年3月考研失利再求职,发现原本看不上的用人单位都已经招满,匆匆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江苏省属事业单位考试又没有通过,最后应聘到苏北一家专业并不对口的县城小企业。
国内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的一项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在入职1—2年内的离职比例高达31.7%,缘由是很多毕业生发现了自己不喜欢、不适合当初应聘的岗位。
就业专家也建议,学校积极给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国外中小学都已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申请大学就是一个职业选择过程。但国内中学、大学的职业教育仍然欠缺,高考生填志愿存在重学校轻专业现象,以至于大学4年下来也没明确职业意向,只能继续考研。
人社部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虽然就业压力大,但就业市场岗位数仍然明显超过求职人数,只要高校毕业生明确方向,摆正就业预期,找个工作并不难。
杜洋建议,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就业要求、性格等因素,确定自己到底是要就业还是考研、考公。“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择业方向都是销售职能或综合职能,这类职位一般学历要求就是本科,这类学生建议优先就业。反之,很多想从事工科研发方向的学生,就业的基础学历要求可能就是研究生,这类群体就应该明确考研目标。”
“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就业、考研可以并行。现在招聘大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求职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杜洋说,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做好就业目标规划及应聘技巧提升,避免盲投海投,可完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应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