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简称数字IC)是半导体器件的一类,可根据其功能分为数字IC、模拟IC、微波IC和别的类型的IC。数字IC大多数都用在传递、处理和操作数字信号,是近年来得到普遍应用并发展迅速的IC类别之一。
数字集成电路可划分为通用数字IC和定制数字IC。通用IC是指那些被广泛用户采用、在多个领域通用、具备标准功能的电路,例如动态随机存储器、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等,它们代表了一种通用性和基本功能。而专用IC则是为满足特定应用需求而量身定做的,拥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特征。
数字集成电路(IC)行业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从最早的微小电路晶片发展为如今的巨大全球产业。1950年代初,杰克·基尔比提出的基尔比定律预示了IC行业的兴起,随后在1960年代诞生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1970年代至1980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微处理器和超级计算机的崛起,标志着数字IC的应用场景范围迅速扩展。1990年代见证了应用特定集成电路(ASIC)技术的兴起,使得定制芯片生产成为可能。随着进入21世纪,数字IC行业持续演进,涌现出各种领域的创新,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使得数字IC成为现代科技和电子领域的核心推动力。数字IC行业不仅塑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科学、医疗、通信和娱乐等领域做出了深远的影响,预示着未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数字IC上游最重要的包含半导体材料、光掩膜、光刻胶、化学试剂、靶材等,数字IC下游应用行业最重要的包含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数字IC产业链布局全景梳理与招商策略建议深度研究报告》
据统计,我国数字 IC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840.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35.91亿元,2021年较2020年同比增长15.52%,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35%,预计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测试业务收入为625.3亿元,占比达到85.04%;模拟芯片与接口类芯片业务收入为91.3亿元,占比仅为10.44%。从细分产品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模拟芯片与接口类芯片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39.3%;数字 IC芯片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16.4%;存储器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29.7%。2022年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模拟芯片与接口类芯片收入同比增长15.1%;存储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9%。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数字 IC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为13.50%。
2021年我国数字IC市场占有率前五名分别是: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大唐电信和中兴通讯。其中,华为的市场占有率最大,占据了约25%的市场占有率,其次是海思,占据了约15%的市场占有率。紫光展锐、大唐电信和中兴通讯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5%和5%。其他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
数字IC行业政策主要是指针对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制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这些政策最重要的包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旨在推动数字I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我国数字IC产业的竞争力和水平。此外,政策还包括鼓励创新、优化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促进数字IC产业与各行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数字IC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持续不断的增加的研发成本和制造复杂性,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瓶颈导致的物料短缺和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一直在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标准,要求行业不断调整和创新。此外,随着晶体管尺寸逐渐接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的减缓也对行业产生了影响,迫使企业寻求新的技术突破。同时,数字IC行业还需要应对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方面的压力,以减少电子废弃物和降低能耗。因此,数字IC行业必须在创新、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断努力来应对这些问题。
随着科技应用领域的继续扩展,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无人驾驶等,对高性能、低功耗、高度集成的数字IC需求持续增长。先进制程工艺、3D集成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将逐步推动IC性能的提升。全球数字化转型、智能化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以及数字化医疗、可穿戴设备、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崛起,都将为数字IC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同时,数字IC行业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方面也将发挥作用,助力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数字IC行业将继续在科学技术创新、市场多样化和可持续性方面蒸蒸日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